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点心记忆。
在北京,它是稻香村的牛舌饼,酥皮里裹着老北京的醇厚;
在上海,它是沈大成的双酿团,软糯间藏着江南水乡的温婉;
在广州,它是莲香楼的莲蓉月饼,细滑中透着岭南的鲜活;
在杭州,它是知味观的定胜糕,清甜里载着钱塘的雅致。
而在西宁,它是宁食点心香甜的江米条……
西宁宁食超市古城台店门口,74岁的退休教师陈奶奶怅然望着落下的卷闸门,从自己出生就有的宁食点心,怎么关门了?
从小就爱的江米条、大麻饼,一路陪着自己走过童年、步入成年、为人妻为人母到做了祖母。这家店隔三岔五就来,怎么竟然关了门?她的心空荡荡的。
“江米条只认‘一片绿’包装,我们全家都爱这口。”
“姥姥最惦记他们家鸡蛋糕,说比别处的香。”
闭店消息传开后,网上评论区里的念叨也是一片,字里行间全是老青海人的味觉乡愁。
此时的宁食后厨,和面机已经停转,只有铜制模子刻着半个多世纪的印记:自1951年其前身“西宁食品糖烟酒厂”成立以来,这家首批“青海老字号”之一的企业已有74年历史。它早已超越了一家企业的范畴,而是一座城的“舌尖记忆”,陪伴着几代西宁人成长。
但现在,原料成本上涨、流动资金紧张,门店陆续关闭……这家老字号的荣光,似乎就要从此沉寂。
华夏银行西宁分行在一次商圈金融知识普及活动中,从商户口中得知了宁食的困境。
“老字号是城市的名片,不能就这么消失。”西宁分行立即成立专项小组,多次深入宁食集团调研,详细了解其经营状况和面临的困境。
针对老字号“资产轻、传承重”的特点,分行迅速量身定制了金融扶持方案——无需传统抵押物,凭借品牌信誉和经营流水授信,搭配先息后本的还款方式,最大限度减轻企业压力。同时,将原本至少一周的审批流程,压缩到3天完成。
随着1000万元贷款资金到位,首批10家宁食社区超市重新亮灯、开门迎客。
清晨,宁食超市古城台店的卷闸门缓缓升起,红招牌在晨光里亮起来的那一刻,排队的人群里响起了细碎的欢呼。
陈奶奶买到了久违的江米条,刚出炉的糕点还带着余温,咬开时的酥香和记忆里分毫不差;年轻女孩结伴来买无蔗糖拉丝面包——这是宁食研发的新品。
重开只是起点,焕新才是传承。西宁分行专项小组再次走访,针对宁食原料采购、产品生产、运输销售等全流程进行调研,仅用时5天就再次为其批复了1000万元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,并采用灵活还款方式,减轻企业转型面临的压力。
资金到位后,新机器上线、生产线升级、包装焕新……老字号正以更现代、更高效的姿态重新焕发生机。
如今的宁食点心店,总能看见新旧交织的画面:白发长辈捧着“一片绿”江米条回忆往昔,年轻人对着文创礼盒拍照打卡,手机支付的提示音里,混着老师傅揉面的沙沙声。
从闭店时的怅然若失,到重开时的红了眼眶,再到焕新后的笑意盈盈,西宁分行用一笔笔精准滴灌的“活水”,让宁食点心这样的老字号不仅守住了传承的根脉,更踩准了时代的步伐。
金融的温度,就在烟火气中。西宁分行正计划以宁食集团为核心,打造“老字号生态圈”金融服务链条:向上延伸,为稳定合作的供应商提供“订单贷”等融资支持;向下拓展,赋能终端门店和小微商户。
未来,会有更多像宁食集团这样的青海老字号,因为金融赋能而焕发新的光彩。
我们守护的,是味道、是记忆,更是西宁人民的幸福生活。华夏银行将始终与这座城一起,温暖前行。